10月26日是屠妖节,也称为“万灯节”,是印度教徒的传统节日,代表着光明驱走黑暗的日子。在这一天,印度同胞都会在家里点燃明灯,表达对神明的感恩与敬意。
在此公定假日,123名来自新加坡南区的志工(包括慈青)把握时间,在慈济义诊中心参与社区访视联谊,分享各自经验。众人在互动中一齐脑力激荡,思考如何让访视工作更为完善;也在见苦知福中点燃自己的心灯。
慈济基金会自1966年5月接触了第一位长期照顾户林曾老太太后,便在台湾展开了济贫工作,奠定了慈善为慈济之根本。在新加坡,本土志工秉持着证严上人“人伤我痛、人苦我悲”的理念,从1992年开始走访全岛贫困家庭,照亮社会暗角,肤慰人心,已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。
随着国家发展日新月异,国人生活水准提高,新加坡成了人人羡煞的幸福国度;然而和其他发展国家一样,新加坡也面临着种种社会问题,其中包括贫富差距日益悬殊。分会南区的提报个案增至64户,而生活补助个案占72%。由于提报个案有增加的趋势,访视志工的培育就成了当务之急,希望藉由社区访视联谊,培养访视员的素质与默契,让访视员在肤慰苦难的同时,也能悲智双运、法喜充满。
“师姊,你的扣子没有扣上哦!”“哎呀,没关系啦,天气这样热!” 访视的注意事项与礼仪,都被融入在访视干事精心策划的短剧中。志工无不被这诙谐有趣的短剧逗得眉开眼笑,一方面加深记忆,一方面经由后续讨论与交流,为志工释疑解惑。
和气访视干事徐雪友(慈婷)师姊表示,访视员往往需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判断,希望透过经验交流让大家自我提升。访视员也常常需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,在旁给予案主与家人适当的鼓励与协助。
拥有两次访视经验的叶秀兰师姊,这天就邀约了先生尤俊雄师兄一同来学习。秀兰师姊今年六月开始加入积极投入志工服务。回忆起第一次参与访视时,她拜访的就是一名癌症病患。这名癌症妈妈本身没有工作,女儿也没来探望与关怀,提起自己的遭遇时伤悲落泪。慈济志工适时的陪伴与安慰,安住了这名妈妈的心。秀兰师姊并没有因为照顾户的情绪波动而手足无措,反而庆幸自己能从旁关怀。
虽然仅有两次的访视经验,但过程却让秀兰师姊觉得自己非常幸运,拥有非常幸福的生活。因此,她正进一步改变自己,对家人轻声细语。以前看到孩子犯错就开骂,现在她也开始与孩子好好地沟通 。秀兰师姊说要紧记联谊所学,运用在未来的访视中。
张爱萍师姊在联谊后也分享了“水粿与照顾户”的故事。初次到访案家时,照顾户对慈济志工非常抗拒。爱萍师姊耳闻照顾户念念不忘住家附近的美味水粿,于是她铭记在心,也因看到照顾户胃口不佳而日渐消瘦,她便在下一次会面时为照顾户买了水粿让他品尝,希望能提起他的胃口。爱萍师姊的举动让照顾户感动,这分用心也建立起双方的情谊。在志工不断用心的陪伴下,照顾户慢慢地敞开胸怀,大爱的种子也慢慢地萌芽,还成了慈济会员。虽然这名照顾户在不久前因癌症往生,但其外甥女对慈济人的用心感到非常感激。这份情谊,就如证严上人所言“拉长情,扩大爱”。
南区志工从这天的联谊中获益良多,对接下来的访视工作也提起信心。大家在屠妖节这天发心做个提灯照路人,期许慈善访贫工作能够燃起大爱的光芒,驱走社会暗角的阴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