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新加坡慈青策划和呈现的2014年“浩瀚父母恩”演绎,幕后筹备有不少灵魂人物在穿针引线,其中承担协调组的毕业慈青郑允然,两年前从新加坡国立大学(简称国大)毕业,予人阳光、健谈的形象,其实她从被接引到承担重任,一路走来并非理所当然。
“坦白说,刚到新加坡求学时,有一段时间陷入低潮,找不到自己的价值。”允然回忆当初对大学生涯怀抱着满满的抱负与憧憬,离乡背井上了大学,便积极参与宿舍的迎新活动。然而她不慎扭伤了脚,在那一个多月拄着拐杖的日子,她变得自卑,总觉得自己成了大家的负担,加上人生地不熟,心中的压力不言而喻。直到大二,允然在宿舍遇到了国大慈青来爱洒招生,曾参与马来西亚慈济义卖会的她对慈济不陌生,“当下觉得很投缘,便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。”
爱洒校园 环保法门启善缘
参加慈青的第一个活动恰逢新加坡慈青十周年营队。“参与营队其实有点被吓到,除了需要穿制服,把制服领子的纽扣都扣上,加上行进时要走直角等规定,当时我不太能理解,第一印象以为慈济可能如同许多团体,太注重表面功夫。”后来允然参与常月环保活动,在实际付出后,“总算找到一点人生的价值,摆脱刚上大学的自卑的心态,好不容易能当个手心向下的人,当然得更用心分配念书的时间,在环保日把时间都空下来,欢喜地当个环保小尖兵。”
从单纯付出到一肩扛起国大慈青校园联络人的责任,其中一个转捩点是大三上学期的纽西兰交换学生计划。“在飞往纽西兰不久前才知道国大只有我一个人去那所大学,头两个月我仔细观察纽西兰这个国家——不只风景美,人情也很美,加上慢步调的生活环境,突然让我有一百八十度的心态转变,常反问自己‘为什么这么幸运的事会降临在我身上?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的自怨自艾,反倒很感恩。”
拓展了眼界也放开了胸怀,允然心想:或许以后碰到一群刚入学的国大学生,他们可能会遭遇低潮、挫折,那么他们是否也能跳脱出这样的困境?“如果未来有机会,也要多关怀身边的人,帮助他们跳脱瓶颈。”
舍我其谁 延续陪伴的力量
大三下学期,允然结束交换学生计划回到国大后,面临了一个重要抉择——慈青干部交接,她被委以国大校园联络人一职。“当时的国大慈青有点士气不振、裹足不前。在从纽西兰回来后的第一次联谊聚餐中,国大的慈青干部只来了两位。我心里想这么好的一个让我们学习付出的团体,如果我不接任的话,这个团体就很可能会在国大消失。虽然我什么都不会,但是起码我接了还能有尝试改变的机会。”就是这份舍我其谁的精神,让仿佛要熄灭的国大慈青再添新火种。
大四的课业压力对允然而言相对不大,她可以把更多时间、精力投入慈青活动。“我就是随份随力地去做,在邀约新伙伴时,我希望能带出风气——其一就是不让被邀约的伙伴感受到压力,觉得我们是有目的地接触他们,而是单纯的关怀;其二就是重新拾回伙伴间陪伴的力量,因为我曾有过几次独自从国大前往静思堂参与活动的感受,也看过南大慈青有学长姊陪伴一起参与慈青共修会的温馨画面,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陪伴学弟妹的力量。”允然坚定地道出了她的愿景。
拉高格局 横跨校园的藩篱
大学毕业后,允然承担了新加坡慈青总联络人的岗位,要关怀两间大学和几所学院的慈青。因此,跨校建立彼此之间默契,是她的第一个挑战。“我刚开始去南大校园也会因为不熟悉而有点尴尬,但就是慢慢累积爱的存款,重点关怀和了解他们遇到的难题,最后也是能跟大家打成一片。这其实也是我的初衷——哪里需要我,我就去哪里支援。”
除了需要跨越校园藩篱,慈青与基金会和社区的接轨也很重要。2014年协调“浩瀚父母恩”演绎的筹备过程有许多需要借助分会和社区的力量。在学长姊与社区志工面前,允然觉得自己是晚辈,可能懂得比较少,所以都不太提出建议或指出问题。不过余承翰学长提醒允然说:“每个人的承担和经验累积都不同,所以该提出的点就要勇敢提出,毕竟我们是一个团队,只要是为了团队好,提出问题或建议时的身段够柔软,大家是很愿意学习与包容的。”
担任慈青总联络人和“浩瀚父母恩”演绎协调组,难免会面对人事考验或褒贬不一,是什么动力让允然坚持下去?允然先以一则取自《生命的活水》的小故事作比喻。有个小男孩在海滩上走,他看到很多海星被海浪冲到沙滩上,在太阳的曝晒下,海星可能会被晒干、晒死,他看了很难过,就把海星一个个丢回海里。后面有一位年轻人看到小男孩的举动就在后面嘲笑说:“你回头看,你走过的地方浪一来海星就被冲上岸,这样永远都救不完的。”前面的小男孩依旧坚持捡多少就救多少,走到海的另一端时说:“虽然我不知道今天我能够救多少海星,对我来说是一个动作,但是对这个海星而言我已经救了它一命。”
“与其让自己沉溺在那些过程中磨练我的人事,乃至于负面的情绪而跳脱不出,我的坚持就是希望我的一个小小的关怀或举动,能有机会去改变别人的一生。”在陪伴学弟妹的过程中,挑战在所难免,但允然认为只要坚持,用一念单纯的心去做,“如果哪个人的生命能因此有一点改变,那就够了。”
扩大心量 慈青伙伴互扶持
陪伴学弟妹的过程中,有许多学弟妹被感动的故事。允然说:“以当时2013至2014年,三位国大接任的校园联络人为例,我从刘佩雯身上看见了自己过去的影子,一个人坚持参加活动,去静思堂参与共修会,主动留下来参与国大的干部会议等;从一开始像需要被呵护的小妹妹,到今年在‘浩瀚父母恩’演绎承担手语种子窗口,懂得如何带动伙伴。 蔡淑琪与吴启荣两个人也在过去一年以单纯心带领国大伙伴,国大的学弟妹很需要他们这一年跌跌撞撞的经验,可以避免下一批学弟妹‘撞’一下就离开了。最近看到国大团队的因缘回来了,看到伙伴的坚持。”
回想起接触允然的第一印象,淑琪笑着说:“允然很喜欢找人吃饭,因为她想多了解你和聆听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。从允然的身上,我看到了单纯、真诚、坚持和以人为本,更看到允然想要把握每一位慈青的慧命的那份坚持,让我感动,想一起帮助她。”
在承担校园联络人的路上,淑琪碰到许多的困难。“从快乐志工到校园联络人的这段日子真的让我学习了不少,尤其是如何把事情圆融地解决。一个校园由三位联络人负责,而三位联络人的处事风格都很不同。在人事物当中不断去和别人磨合才可以慢慢把自己身上的刺磨平,把身段调低。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才有所体会。做中学,学中觉,觉中悟。累的时候,很感恩允然不断给我打强心针以及补位。”
允然的心宽念纯也让启荣印象深刻。“允然学姊的大姐姐风范,总能让身边的伙伴觉得很心安,相处起来就像一家人。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,总能在学姊面前打开心房与她分享。”然而在担任国大校园窗口的一年间,启荣与淑琪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允然温暖的关怀,“在这一年间我们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,但允然学姊身段很柔软,在我们需要帮助时尽力陪伴与补位,相信国大的干部都会成长,并且成为伙伴的善知识。”启荣期许自己能更用心向允然学习,用单纯、付出无所求的心,继续延续校园的这股清流。
除了三位接任国大联络人,允然也分享一位国大伙伴叶进兴的改变。“以前看到他都是愁眉苦脸,他曾经转过科系,过程中其实很吃力;他的朋友也不多,自信心也不足。看到他就仿佛就像以前那个被困在问题里的自己。但进兴在大四时领慈青制服后,我发现他真的开始改变了。在2014年‘浩瀚父母恩’演绎参与〈怀胎〉和〈亲情〉的手语中,他分享希望藉由自己的动作能影响更多人一起及时行孝。看到他开始走出来投入人群,不再困在自己的问题框框中,真的很欣慰。”
进兴回想起两年前自己还在国大念书时。“从国大慈青的聚会活动如迎新会联谊、考前关怀、慈青共修会,到踏入社区的环保义诊、岁末祝福、祈福会,乃至因缘殊胜的入经藏演绎等等,这一切在允然的循循善诱下让我学习、成长良多。”不仅自度更要度人,进兴接续道:“曾经听过允然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,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以前抱怨太多,有点无病呻吟;遇到允然这位贵人,让我有了如获新生的感觉。”
最后谈到对慈青的期许,允然希望伙伴们能互相扶持,将善的共振扩散出去,让慈青人人都能慧命成长。“八万四千法门,唯一不变的法门,既是“真诚”。以诚、以情去对待身边每个人,感恩、尊重、爱,其实都建立在“同理”的基础上;不用自身的角度去“标签”或“框架”他人,才能去发掘别人生命的良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