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Linkedin | EN
人物

沈喜洲——用感恩的眼光看世界

“我现在了解了什么叫‘感恩’,真是要处处感恩。出生就要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,出社会要感恩身边的人帮助你,到最后年纪大了,还有这么多法亲陪伴,多么高兴,多么轻安自在!”



2014年,沈喜洲提供公司二楼的办公室作为举办薰法香和读书会的社区道场。他本人也经常把握因缘和志工分享法喜心得。(摄 / 黎东兴)

当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联邦一员时,还在念小学的沈喜洲已经帮忙下田种菜、豢养家畜。因为母亲早逝,他们兄弟姐妹七人与婆婆相依为命,早早就出社会工作养家,只有他有机会在中四后继续报读职技学院。

八零年代,已完成工业化的新加坡,从依靠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,再向资本、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升级。沈喜洲创办的电气工程中小型企业,乘势扩展业务,开始涉足电子产品、晶圆制造和化工业等等,1999年更挂牌上市,海外业务遍布五国。

2015新加坡建国五十年,沈喜洲65岁,小学同学都已经退休,他不仅没下岗,还仍在运筹帷幄,为企业的未来掌舵。然而经营企业变成他的“副业”,做慈济才是他和太太蔡雅岁的生活重心。

沈喜洲从参加慈济全球实业家静思生活营中,被证严上人的悲愿和遍布全球的慈济志业打动,也见证了“以戒为制度,以爱为管理”的实践。他发现生命中有如此多好人好事,“社会是一个团体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当时发了一个小小的愿,要取之社会、用之社会”。


2009年的慈济43周年庆,刚加入慈济不足两年的沈喜洲是新发意的见习志工,积极与前来观看静态展的民众介绍慈济志业。(摄 / 刘济雨)

做善事不止是捐款而已,他和太太从环保入门,学做资源分类和回收,渐渐也投入新芽补助金计划的校访、家访,承担大型活动如义卖会的筹备等等。以前一周两天打高尔夫球,现在一年难得两天握球杆,他说:“这太浪费时间了。”

从承担中,沈喜洲处处广结善缘,也发现只有透过亲身付出,手到、脚到,心才会到。“我现在了解了什么叫‘感恩’,真是要处处感恩。出生就要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,出社会要感恩身边的人帮助你,到最后年纪大了,还有这么多法亲陪伴,多么高兴,多么轻安自在!”

沈喜洲出生贫寒,从小吃苦当吃补,家里的用水需要攀过一个小山头去挑,因此他格外懂得珍惜资源。他26岁创业,以岳母的鸡寮、猪寮当办公室和仓库,步步踏实做。后来事业有成,他将公司移回自己的成长之地兀兰,公司办公桌等设备使用至今近十五年,朴实如故。未做慈济前,办公室已采取双面打印,节省开支,如今为了环保,更多做一步——分类回收,因此公司里可以见到一叠叠捆绑好的报纸、杂纸等。在家里,沈喜洲的省水功夫数十年如一日,比如洗衣机排出的洗涤水,第二道留着用来浸泡穿过的衣物,第三、四道水用来洗地、洗厕所等。对他而言,还能用的物品就没有浪费的理由,无关乎贫富。

2014年,沈喜洲将兀兰厂房约一万六千平方英尺的一楼空间拨出来,设立了“慈济环保教育站”,开放于学校、联络所和民众参访,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。每天,环保志工前往做资源分类、整理回收物,蔡雅岁则帮忙张罗午餐,招呼新进志工,温馨如同一家。


2014年,沈喜洲将兀兰厂房约一万六千平方英尺的一楼空间拨出来,设立了“慈济环保教育站”。(吴永寿提供)

如今国家繁荣安定,沈喜洲回顾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就,皆少不了这片土地的滋养。“政府实施廉政,引进外资,致力于发展教育、培育人才,而我们有幸赶上了国家发展的三次机遇。”无论经济放缓或金融风暴时期,他的公司都安然度过,稳健成长,这与他笃信的“只要勤劳、敢拼搏,处处有商机”的积极不无关系。

做慈济后,“赚更多钱”已不是经营企业的唯一目的,沈喜洲更希望把员工安顿好,“给他们多一点照顾,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心态”。每年公司拨出四分之一净利回馈员工,他还带动员工做环保,并响应国际赈灾发起募心募款。

“现在做生意越来越得心应手,因为到处结好缘,没有贪念。选择的生意伙伴也是踏踏实实的,大家以诚相待。”沈喜洲扩大心量,放下得失,把同行之间的“竞争”化为“竞合”关系,还要再升华。“以自己的经验和同行分享,因为只有同行才最懂得欣赏你。”有了互信,沈喜洲把握因缘,和实业家们分享做慈济的喜悦,也邀请他们回花莲参加生活营,亲身感受慈济人文之美。

“觉得慈济好,好事就要介绍给别人。自己轻安自在,也希望别人快乐。”沈喜洲虽然积极,但不强求,总是抱着“不管缘深缘浅,终有一天等到你”的期许。他自己不沾烟酒、不赌博,做事有节制,加入慈济后更舍弃口欲而茹素了。他常和实业家们分享:“不要等赚够才来付出,要把握当下。”因他的接引和陪伴,不少实业家愿意响应号召,出钱出力,共同护持慈济,推动济世利人的事业。

乐在学习的沈喜洲,年轻时上夜校半工半读,打拼事业时也持续进修,自我提升,不与时代脱节。如今他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,以“薰法香”展开充实的一天。“佛法是一门哲学,指导生命的方向。上人每天苦口婆心地开示,我们就跟着他的脚步一步步走。”因此他自我期许“每天薰法就不会懈怠”。

每天薰法就不会懈怠的沈喜洲,自2011年起参与社区所举办的读书会,积极做笔记,求法态度极为认真。(摄 / 李副腆) 

问他想不想退休?他乐呵呵地回答:“能做就做。”沈喜洲目前担任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的理事。慈济在狮城扎根二十载, 寻找一处能让慈济永续发展、培育人才的会所,是他视为刻不容缓、责无旁贷的使命。

曾经他想放个长假和太太去南极看企鹅,现在看公园的一棵树都觉得“那么美”。原来,时时怀抱知足与感恩,内心就拥有最美的心地风光,千金难买。


2013年的慈济47周年庆,沈喜洲参与<行愿>演绎,演绎愿力无穷的鉴真大和尚。(摄 / 李副碘)


注:本文摘自2015年第58期《慈济世界》专题报导。2021年6月6日,沈喜洲安详舍报,享年七十二岁。

 
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