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政府放宽防疫管制措施,街道和商场变得热闹,各类活动逐步恢复。2022年3月26日,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和新加坡红十字会(Singapore Red Cross)合作,在位于巴西立的静思堂举办今年首次社区捐血活动。
当天,响应捐血的民众络绎不绝,共有125位善心人士前来登记,最终成功募得100袋血。33位志工欢喜付出,静思堂里里外外热闹非凡,是近两年来难得一见的景象。
捐血再捐款 欢喜又感动
活动前,慈济和红十字会通过邻里的活动布条和社交媒体平台宣传,力邀大家献爱捐血。负责引导民众的志工蔡淑萍分享,以往在捐血活动当天,志工会到人潮集中的地铁站等地进行宣导,同时安排交通,载送民众往返地铁站和静思堂。尽管现下宣导活动因防疫限制取消,民众依旧热忱不减,她说:“一大早,就有民众走进静思堂捐血。”
成功捐血的实业家曾宪骏表示,在WhatsApp平台收到红十字会的讯息,就抽空前来。他感慨地说:“能够回到熟悉的环境,没有约束,感觉很轻松祥和。志工欢喜的笑脸、友善的问候,让我有‘回家’的感觉。”
曾宪骏参加慈济多年,因业务繁忙,很多时候难以抽身参与慈济活动。唯独捐血活动,他还是坚持不懈,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,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与福报,才有机会捐血”。
依然密切关注慈济志业发展的他,得知慈济正在进行“汇聚萤光• 种下希望”配对募捐计划,嘉惠在逆境中求学的清寒学子。他看了三则慈济陪伴学子成长的影带,感动地说:“慈济的教育理念,在于培养孩子面对生活挑战的韧力。慈济不离不弃地接力关爱,长期陪伴,让孩子看到希望,也翻转他们的人生。”
感动之余,曾宪骏慷慨解囊,捐款支持配对募捐计划。他亦发愿跟着慈济人的脚步,投入做志工,让生命更有意义。
防疫严谨 乐于应对
从门口的接待到捐血后的关怀,每个流程都经过用心安排,以求动线流畅。捐血现场播放着慈济志业影带,让民众在等待的同时,可以听到、看到发生在地球上的种种灾难,以及慈济人如何走入灾难现场,肤慰苦难的人,散播正能量。
前来登记的民众络绎不绝,加上必须遵守场内的人数限制,志工亲切地引导民众,加速完成每一个步骤。另一边厢,红十字会的医护人员仔细把关防疫细节,确保大家都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神圣的任务。
面对突发状况和严格的防疫需求,首次承担捐血活动协调的殷清华难免有点紧张,但她和团队沉着应对,一一化解难题。
为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接触,医护人员临时建议把二楼的等候区挪到一楼的登记区。殷清华和团队在讨论后,赶紧调整场地规划。除了在原本的等候区增加椅子,志工也在玄关置放更多椅子,扩大等候区。中午炎热无风,大家马上把电风扇移到玄关,让等侯捐血的民众也能感受到丝丝凉风。
她谦虚地表示,“第一次承担捐血活动,一点概念都没有,幸好有资深的(连)凤语师姐不断鼓励与陪伴,大家边做边学习。”
努力維持健康 定期献爱捐血
57岁的慈济志工林矜锟,这天到静思堂承担音控,负责播放慈济志业影带。原来在捐血活动的两天前,他已经在国家血库中心捐了人生的第318包的血浆和血小板。林矜锟定期捐赠血浆和血小板,每月一次,每次四小时,虽然耗时又疲惫,然而他却恒持多年。
林矜锟透露:“普通人一年最多只能捐四次血。若加上捐血浆和血小板,就能一年捐十二次。”
他自十八岁开始定期捐血,为了保持优质的血液,林矜锟努力维持身体健康,坚持每天跑步十公里,除了茹素,也坚持少油、少盐又少糖,连最喜欢的榴莲和咖哩都不太敢吃,只为时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远离“三高”(高血糖、高血压和高胆固醇)。
林矜锟也鼓励国人趁年轻多捐血,因为每年约有六百人随着年龄增长或是其他疾病因素而停止捐血。
根据报导,每年约有三万人需要输血,疫情期间捐血的人数大幅度减少。甚至在疫情严峻时,有些流动捐血活动不得不取消,造成血库的库存量低。红十字会呼吁人人捐血,希望捐血能成为国人的一个社会责任,让每一包血能救到三个人的生命。
在志工站稳岗位,尽心尽力发挥各自功能下,前来捐血的民众顺利完成助人的心念;但愿这些带着爱心的血液,将在医院里发挥抢救生命的功能,造福病患。
延伸阅读: